3月29日,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印發《內蒙古自治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氣象服務能力提升ξ 工作方案(2022-2024年)》(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指出,到2024年,內蒙古基層氣象防♀災減災能力明顯增強,氣象防災減災救災組織體系作用更加顯著,糧食產量預報準確率達95%以上,鄉村振興氣象服務科技支撐更加有力,氣象觀这样測數據集約化、規範化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氣候變化對作物生長和產量影響分析評估能力不斷提升,鄉村振興氣象服務體制機制更加完善,與涉農涉牧部門的合作更加全面、深入、務實。
《方案》明確,未來三年,著力提升農村牧區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能力,提高農村青帝星牧區氣象預警信息發布覆蓋面和時效性;提高農村牧區氣象災害風險防範水平,全力做好重點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畜產品生產保護區『關鍵時節的抗旱、防雹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力度;做好農畜產品安全氣象服務,構建大宗作物產前、產中、產後無縫隙的農莫非業氣象服務體系;開展精細化農牧活動氣象適宜度預報,農作物和牲畜生長發育氣象適宜度預報、關鍵發育期預報,農牧業天氣預報以及氣象災害預報預警服務;推進脫貧地區鄉村振興氣象服務,做好農畜產品的宣傳推闭上了眼睛廣和消費幫扶工作;開展精細化太陽能、風能資源評估服務,為脫貧地區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提⌒ 供技術支撐;為農村牧區產業發展提供優質氣象服務,以“蒙”字標認證為牽引,持續打造優質農畜產品“氣候好產品”認證評價工作;做好農村牧區生態文明建設氣象服務,挖掘特色氣候資可有些事情源,建立完善鄉村宜居、宜業、宜遊氣象指標,全面推進氣候旅遊、康養氣象服務;優化調整農牧業氣象觀測站網神之领域布局,加強天氣氣候條件對農作物和牲畜生長發育和重要農牧活動的影響及定量化評估、農牧業氣象災害風險識別評估與災損評估、設施農業產量與品質的影響評價等方面的研究,強化農牧業氣象試驗的科技支撐作用。
(作者:王禎晗 白音倉 高菲 責任編輯:欒菲)